校园文化

首 页研究生管理校园文化 — 正文

湖北大学研究生会历届主席团成员系列访谈之三:唐波勇

发布时间:2015-08-08  发布作者:  点击数:

唐波勇,男,35岁,中共党员,现在北京就职于新华通讯社,担任副编审。2004年就读于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年毕业后,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并于2011年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新华社从事文字编辑工作至今。

研会经历

作为湖北大学第八届研究生会主席,唐波勇谈及当时的研究生会的经历感慨万分,身为一个“学霸”,他在校期间的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积极的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多篇论文,不少论文还刊登在核心期刊上。但是,他在专注学术的同时,仍然心系研究生会的工作,与研究生会的内部建设,多次策划组织了诸多学术沙龙、文体活动和外联工作。他回忆,当时研究生人数较少,而且大家普遍积极性不高,如何把一个活动办好,办精,办出特色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活动不吸引人,根本就没人参与,这样这个活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他说,“所幸,我们的付出辛勤还是值得的,我们的活动在当时取得非常不错的反响。”正是唐波勇这些优秀前辈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看到后面研究生会特色活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唐波勇曾作为湖北大学优秀的学生会干部代表,参加湖北省学联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亲切接见。通过这段经历,他接触到了许多同样优秀的学生,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充分地发现自身的视野不足,也更加坚定了他选择去北京继续深造的想法。

工作影响

​唐波勇说,虽然他的学生生涯很忙,为数不多从学术研究抽出来的时间,都献给了学生工作,但是他觉得他很充实,从未感到自己有疲惫的感觉。一方面,在活动策划与组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待人接物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些经历宝贵的学生工作经历,也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深造,乃至求职和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现在这个工作的选择的问题,唐波勇认为,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社会知名度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与自己的理想较为一致。“我当时就曾发表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意义及其构建》的文章在光明日报上,那是我研究生生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讲到他与新闻行业的不解之缘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答的,而且他表示对目前职业认同度较高,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


关闭

研究生院
青春湖小研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电话:027-88661191  邮件:yjsc@hubu.edu.cn